No one knows the life of a showgirl.
说崩溃有点过了,真的不会因为一张音乐专辑崩溃,不至于。本人只是在某种神秘情绪的驱动下在小号连发了十几条或直白或阴阳怪气的指责罢了。但其实我恼火成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我原本真的指望着能靠这张专辑度过下半年漫长的通勤日。现在这张专辑只能在我本就烦闷的通勤期给我的情绪火上浇油。
【warning:以下基本没有什么好评,欢迎讨论但拒绝一竿子打倒差评式行为。】
免责声明1.:这篇博客没有大思考只是本人的纯粹情绪宣泄,但是宣泄到最后你会发现博主没有脱粉只是转生辱追(也不至于)了,总之还是追星女迷惑行为大赏,不要问为什么会这样问就是真情实感的追星总是会有一些并发症的。
免责声明2.:这张专辑很好听啊你为什么不喜欢,这就是你的音乐品味?
是的,这就是我的音乐品味,which从来没有好过。但是吃咸菜的人也有点评的自由,谢谢。
免责声明3.:没啥配图。因为也没啥好配的,等实体专到了补拍一些照片吧。
买了红版的
今天锐评的主人公是本人真·唯一指定偶像泰勒斯威夫特的第十二张录音室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Pitchfork评分5.9,婊叉其实真的很没有音乐品味,不是因为它只给这张专5.9分,是它居然能给这张专5.9分
给个4分差不多得了。
总体评价
先拷打一下这个标题。说真的我一开始的希望是能听到一些关于娱乐圈思考的歌曲的,然而并没有。那行吧那就聊聊泰勒斯本人作为一个showgirl的人生感想……也没有!全专唯一能扣上专辑标题的只有《Elizabeth Taylor》和最后的点题曲《The Life of a Showgirl》和专辑名能扯的上关系,《Father Figure》和《Eldest daughter》《Honey》也算是有点关系吧……剩下的歌,感觉不是showgirl也能唱。
其次,虽然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指控,但我在想,难道她真的是那种只有顺风局才会发声的人……我不愿这么想,但是这是我在这张专辑里看到的内容。2025年这个世界的很多观念是在倒退的,她的国家也不例外,但是她在这张专辑里还在歌颂传统意义下的美好爱情,向我们展示她美好的象牙塔。除了“真好啊”以外还能说什么呢?当年听到《You Need To Calm Down》的时候就隐约觉得整首歌只是比较僵硬地在口号式的歌颂一些立场,现在看来不过是queer baiting罢了。也不是说一定要她“发声“吧,没有道德绑架,只是曾经站在前沿的人并没有在现在继续和其他人站在一起,而是头也不回的去当trad wife了,真的让人唏嘘。我希望是我误会了。如果是我误会了那就太好了。
第三个问题是普。我承认相较于其他专辑而言,我是没那么喜欢ttpd,但是ttpd里至少能感受到一点音乐实验性,感受到她想做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东西,但是像《舞女人生》这一张,对她而言真的太常规太常规了。天呐她曾经做出过1989,实在不行还有午夜(个人很喜欢午夜),但是这张专辑连午夜的边都摸不上。
最后,我尽量不去评价她的感情生活吧……但我真觉得这任姐夫应当停止影响她的艺术人格。
逐一评价一下歌:
并控制我的阴阳怪气
The Fate of Ophelia
泰勒斯快跑啊我帮你按住莎士比亚的棺材板子了!
不说别的这首歌的旋律确实好听抓耳,初听光速被开头的钢琴吸引,但这歌词是在干什么……没有人说从来不能写爱情拯救困境中的女子但为何要把奥菲利亚拿出来鞭尸,奥菲利亚不就是被哈姆雷特多疑的”爱情“害死的吗,还是说想表达“我有个更好的男人所以我被救了”?那这部更过分了吗有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冷漠感。
从同担给的角度”写粉丝“来看勉强说的通吧,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选择的意象根本就不该是奥菲利亚。虽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解读,但我觉得比起被拯救,更适合救赎奥菲利亚这个角色的方式是逃离,她的悲剧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主体性,缺乏从父亲和丈夫的视角之外来评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命运的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被拯救“的话,奥菲利亚还会是那个”他人的奥菲利亚“,没有任何改变。从”粉丝拯救论“的角度来看也很诡异,我认为她的名誉能起死回生更多的是靠她自己在那几年展现的音乐生命力,留住了很多粉丝也创造了更多粉丝。说粉丝拯救她我真的觉得不至于,太过了。
真的不该选奥菲利亚作为比喻对象的,就算旋律再好听听到歌词还是一种诡异之感油然而生,然后只能即刻切歌。
不过这两句的对仗我挺喜欢的。
当然,它与Ophelia毫无关系。
Elizabeth Taylor
好好的副歌可惜有这个开头。这只是我个人的音乐品味问题罢了但是我真的好不喜欢这个开头,每次听到都能给我吓一激灵,太突兀了,实在喜欢不起来这个听感。
但是偏偏也是这首歌有着非常好听非常能调动我情绪的副歌,这副歌真的很在我的审美舒适区。好喜欢I’d cry my eyes violet这句歌词。湛蓝的双眼哭红便是紫色。
哎……
为了副歌Get used to 这个开头吧。
Opalite
绝不质疑爱情但质疑一下现姐夫的文化水平。
因为这首歌,有点儿歌。有点像“孩子,拼写十分有趣!”这句歌词从泰勒斯家的下水道爬出来并阴魂不散地钻回了她的电脑里最终成为了这首歌。我不反对写儿歌,倒不如说事情闹到这一步了不如就把拼写真有趣啊这句词补回《Me!》里吧。对所有歌要一视同仁啊!
客观来看这首歌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偶尔哼出来也很有趣,但主观上看难掩幼教之美。给现姐夫写这种儿歌曲风,额,我只能说姐夫确实应该少打点橄榄球和GTA,多看看书。
Father Figure
全专最佳。恭迎泰勒斯回到她最熟悉的最擅长最炉火纯青的Storytelling。
转换视角站在当权男性的视角上写歌,是一种比《the man》更精巧的反讽。I can make deals with the devil because my dick’s bigger这句歌词真的在网上被骂死了但是我认为这是神来之笔,那种老爹教父形象跃然曲中,I dry your tears with my sleeves,Leave it with me.这句又完美的拿捏了充斥着控制的“so called love”的精髓。全专最佳。
而且这首歌没有单纯的控诉Father Figure,而是有种,提携者终因自大而成陌路人的遗憾。这真的是对内容的一种升华。引用一下一个乐评里看到的一句话“勇者终于杀死了恶龙,但恶龙和勇者曾是冒险伙伴”。这种遗憾使得这首歌比起讽刺更多的是一种质问:为什么要将你的爱变成控制呢?我们本可以一起走的更远。
我心目中的全专最佳。
Eldest Daughter
其实很真挚但是歌词也普的很客观。
我的天哪好mean的评价,我自己写完都想喷我自己,但是我也不想对自己的感受撒谎。就怎么说呢,很真挚的感情,但是副歌开始重复But I’m never gonna let you down,I’m never gonna leave you out有点整段垮掉。我都调动起情绪了但怎么突然开始喊口号了啊(无措)。这就是这首歌给我的感觉。
不过歌词也不是彻底不行吧,Sad as it seems, apathy is hot.这句我挺喜欢的,真的是一个相当一针见血的评价了,不说别的地方,现在的欧美音乐粉丝圈有种“你不够mean就是不够real”的扭曲感。虽然我有时也会mean劲儿上身但是这真的不好。别把刻薄当时尚。
Ruin The Friendship
这首歌除了“你为什么在这张专辑里”以外没有一点问题。真的没有一点问题,很真挚很感人的一首歌,但是为什么在这张专辑里。
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吧,如果它出现在《Fearless》重录版本中,那它将是名曲。收录到这张专辑里就,怎么说呢,感觉整体画风不太相符吧,但硬要解读的话它应该也是能和这张专辑的概念符合上的,但放在《Fearless》重录里就可能根本不需要解读。
不过这也只是无谓的遗憾罢了,《Fearless》重录的时候可能这首根本就没写出来。只是我在擅自遗憾罢了!
Actually Romantic
diss曲,词赢了,曲有点输了。但也没必要太认真。
其实脱离事件,单纯去看歌本身的话,这首歌无功无过,只是一首有些平庸但不失俏皮可爱的歌罢了但是她是首diss曲所以很难脱离具体的事件去看。有diss就难免有比较,不关注矛盾只听音乐的话很可惜我觉得brat更胜一筹,就像两边的diss曲对比,单从旋律和听感上来看《sympathy is a knife》可能更胜一筹(个人品味)。
不过回过神来想想,或许这也是Actually Romantic概念的一环,我霉可以diss back但也没必要太认真。那这首歌听起来无聊也就不奇怪了。
Wi$h Li$t
诡 异 指 数 满 天 星。
太诡异了特别诡异想到如果美国未来会有一个街区的人都长的像Travis Kelce那真的很……天哪谁来救救美国。
挽尊时间:“Travis的哥哥Jason的妻子Kylie说这首是她最喜欢的,因为副歌那句have a couple kids look like you是他们的内部笑话(travis家族的基因很强大,他们生的孩子看起来都像jason)”
别特么挽尊了:内部笑话之所以是内部笑话,是因为它只能逗笑特定的一群人啊啊啊啊啊啊(尖叫),救命救命,可能内部觉得可爱好笑吧但是本外人听到只想倒吸一口凉气。我真不行了这句歌词我看到就昏迷,从来没有说过不能写爱情但是用生育能力程度比喻爱意真的是诡异指数满天星。催产素这么牛的吗,爱会爱到觉得自己的批可以强壮到生下一个街区的孩子,救命啊真的救命。救命啊。
好消息就是想投胎去她家过好日子的人可以不急了,可以等到真想重开的时候再重开,因为她要生一个街区的人,所以报名时间应该挺长,名额也应该是会挺多的(苦笑)。
Wood
这么诡异的歌为什么能连来两首。我没招了,求你别这样。泰勒斯威夫特饶命啊。
这么说吧这首歌里有对她未婚夫🍆的描写。救命。我想报警。
可能是2024-2025霍尼文化确实很火吧我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霍尼音乐,但听完之后只感到了cringe。苍天有眼,我从来没有说过女歌手不能谈性,杯糕匠匠她们的歌我更是狂听。那可是真·黄得没边了。但我觉得歌曲里描写的性体验应该是那种,更加普遍的性体验,这种体验可能Taylor和Travis会有,可能楼下的小李和小王会有,可能谁家的家产会有,谈的应该是性中各种各样的体验本身,而不是具体的人。一旦具体到人一切的性感与神秘都消失了只剩下无尽的尴尬……
然后这首歌具体到人了。很抱歉但是有种被强行摁进他们被窝观战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真的很糟糕,至少我个人来说完全接受不了……请你的私生活离粉丝远一点好不好……前一首歌不是还在希望全世界leave you the fuck alone吗为什么这首歌又开始毫无距离感………何意味?
姐我理解你很爱他我也祝福你们的爱情但是为什么要在歌里写这么具体的东西?不想听懂一点……我希望插在我耳朵里的是Airpods而不是你老公的红木。谢谢。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辈子也是被女人发过屌照了。谁能想到还会有这种体验呢。
对于以上两首歌的评价:
名言返场。
CANCELLED!
这首歌让我挺心情复杂的,结合着具体的人来看有点让我难以共情,但是单看歌曲本身又能找到让我有所共鸣的部分。
先说难以共情的部分。这首歌和Ruin The Friendship一样都生错了专辑,如果它出现在了Reputation里那它会是一首很带感的歌(或许吧),但是时至今日我其实不太能理解她写下这首歌的心境。
“welcome to my under world”?
underworld?具体指哪里?罗德岛的私人别墅,往返美英无数趟的飞机?姐姐,我亲爱的姐,你真的比你想象的要成功的很多很多,为什么你还会认为,你处在一个so called,underworld里……也许这个underworld指的是一种痛苦的心境?绝望的处境?那么为什么要对坠入同样境地的朋友表示欢迎呢……?这个部分我真的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来说服我自己但最终发现我真的完全没有办法共情。
但还是有很喜欢的部分。将“They’re the ones with matching scars”这句放在友谊的这个语境里真的很能引起共鸣。这里我对“matching scars”的理解除了共同的创伤以外,还有“共同的不光彩之处”,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着奇怪的品味,那在遇见与你相同的怪咖之时,亲近感真的会油然而生。朋友,你的所谓缺点在我看来确实熠熠生辉。
有点过度解读了但是这就是我对“matching scars”的理解。
Honey
无功无过,很标准的一首小甜歌。其实单拎出这首歌看的话我挺无感的,但是与本专里其他首令人无语凝噎的情歌相比,这首歌真挚的令人动容。
但是单拎出来又挺普的了。我感觉这样的歌泰勒斯能量产出几百首。
The Life of a Showgirl
如果这张专辑的其他歌没那么抽象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个相当伟大的Track12。
可惜。
但是这首歌我挺喜欢的,倒不如说泰勒斯做的那种大开大合的音乐我都会无条件喜欢,包括《Elizabeth Taylor》的副歌。匠妹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是妈妈是女儿。我匠的声线真的太好听了,妈妈再多爱小匠匠一点吧。
崩溃Dlc:我的同担里好像真的很多蠢坏之人。
你如果当了swifties你可能不会享受到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但你一定会遇见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同担。没有说所有同担但我觉得一部分霉粉的愚蠢真的是有目共睹的……这张专辑发行以来我见到了10086种挽尊方式,10086种评论区出警方式,10086种销量捂嘴方式。救命甚至还有销量捂嘴,where am I,kpop?内娱?
我从20年就不看粉圈了,当时是因为一些很没有意义的粉丝扯皮看得我心累就直接润了,没想到几年下来这个fandom毒的变本加厉,现在已经完全是一副追求思维统一说不得偶像一点坏话的样子了。
这种过激的粉圈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感觉没人愿意和一个喜欢泰勒斯威夫特的人聊音乐了。我想聊音乐,别人一看我聊的是泰勒斯马上就跑了,边跑边惊恐地捂好了自己的身份证。
………………心好累。
这些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可我只是一个听完歌想聊音乐的人罢了。
事情到这一步当然不能说是霉粉本身的问题,毕竟这么十多年一直粉下来,针对泰勒斯本人的无端抹黑和荡妇羞辱确实从没停下过。她真实人品不论如何都不是她要收到这些恶毒评价的理由。一切的起因确实是霉粉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恶意弄得有些应激了。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应激显然已经gone too far,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音乐评价。
唉。
No one knows the life of a showgirl.
所以show girl的人生到底是什么呢?她说不清楚,我们想不清楚。留在现场的只有一张专辑和人们的争吵。
某种意义上也是实现了showgirl的概念吧。